協和宮乩主隨身之五寶
協和宮的乩童都是由神明親自挑選或年老的乩童退休之前,找合適的人選繼承,並施予個人任務使其擔任乩童。
協和宮四駕班目前為王爺公義務效勞的乩童有三位(又稱「乩主」)。工作上必需當人、鬼、神之間的溝通媒介,所以必需文與武兼備:
文職時:神明附身在他們身上「起乩」在開辦聖事濟世日幫信眾解惑。
武職時:幫信徒驅魔鎮煞,在進香遶境手必執五寶(如七星劍、鯊魚劍、月斧、銅棍、刺球)必操「五寶」以見血,見血則表示已經受玉皇大帝的任命,而且血是一種見誠、避邪與符力之象徵。
依小編觀察,乩童這個工作並非想像中的容易,要成為一位令人尊敬、具有影響力的乩童,必須經過一段漫長的修練,正所謂的「台上十分鐘,台下十年功」。而乩童對老一輩的人或虔誠的信徒來說,是種精神的支柱與依靠,與心靈的寄託。
五寶如下:
(一)七星劍:
又稱寶劍或法劍,長約二尺半至三尺之間,為五寶之首。劍身非鐵即銅,兩面各鑲嵌或是雕有北斗七星的圖案,此應與道家的北斗經或星辰寶 懺有關。相傳七星劍是張天師家傳兩件寶物之一(另一為天師印),具 有降妖除魔、驅邪降惡的法力。作法時,可同時合握兩把,亦可分持兩手,稱為合劍或雙劍。操演的部位以割舌、砍背、劈額為主。
(二)銅棍:
長度約二尺半,是一紅漆木棍紮刺釘支或是三角鋼片的巫器,釘子的稱「釘棍」,鋼片的稱「角棍」,皆作八行排列,十三支與十四支釘子各四 排,共計一百零八支釘子,應是根據八卦與三十六天罡及七十二地煞而
來。操演的部位以刺背、扎臂為主。
(三)鯊魚劍:
亦稱鯊魚齒,鋸取鯊魚的嘴前齒剔製而成,長約二尺七至三尺半之間,為「五寶」之中唯一自然物品,據說為祭日與祭海的強力巫器。選用鯊 魚劍有嚴格的規制,其排列於兩側的尖齒數目雖不但需符合「神治鬼, 鬼治神」的算數口訣,凡在「神治鬼」的數目中為吉,否則為凶器,例如1、2、3、7、8、9為吉,4、5、6、10、11、12為凶,若在凶數內,則要拔斷多餘的齒,使之符合吉數。操演的部位以砍背為主。
(四)月斧:
造型似一般斧頭,體積較小,連棍帶刃約二尺,為「五寶」之中最難拿捏得準的巫器。操演的部位以剖頭、剖肩為主。
(五)刺球:
俗稱紅柑,球體四周反插釘支,大小不一,小者五十多支,大者一百多支,皆作八圈排列、上下對稱;釘支尖處繫有串聯的紅綢線,與釘製銅 棍一樣,除了可以固定法器之外,也可以避免操演時釘尖過度深入皮肉中。操演的部位除了與銅棍一樣以刺背、扎臂之外,更可以刺黏頭、背、額、臂之上,有時也拿來作擲高的表演,即刺球擲高之後用空手、裸背或是頭部去接使之釘住。
「五寶」
上是屬於辟邪法器,每樣皆有驅邪神力,所以除了乩童使用之外,民間亦拿來作「安轎」、鎮廟或是鎮宅之用。「安轎」的方法為:
l 神轎左窗以七星劍和銅棍交叉。
l 神轎右窗以鯊魚劍和月斧交叉,皆成「╳」字。
l 神轎轎門則吊掛刺球。
l 鎮廟或是鎮宅的法器,五樣皆有,但多單一吊掛於門楣上,其中以刺球與七星劍最為常見。
五寶代表五個位(東.西.南.北.中營)
1.東營:釘棍或角棍(青龍)
在五營中代表東營法器,由張基清元帥(青旗)統領青龍九夷軍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兵馬。
2.西營:鯊魚劍-(白虎)
在五營中代表西營法器(也有代表南營,依各宮廟習俗規定),由劉武秀元帥(白旗)統領白虎六戎軍
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兵馬。
3.南營:月斧頭-(朱雀)
在五營中代表南營法器(也有代表西營,依各宮廟習俗規定),由蕭其明元帥(紅旗)統領朱雀八蠻軍
八萬八千八百八十八兵馬。
4.北營:七星劍-(玄武)
在五營中代表北營法器,由連忠宮元帥(黑旗)統領玄武五狄軍五萬五千五百五十五兵馬。
5.中營:刺球-(黃帝)
在五營中代表中營法器,由李哪吒元帥(黃旗)統領黃帝三秦軍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兵馬
小編整理於2015.04.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