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歲時禮俗】慎終追遠飲水思源─清明節 

中國人崇尚倫理孝道,重視慎終追遠的精神,「清明節」的掃墓祭祖活動,充份表現了不忘本的傳統美德。所以清明節又稱為「思親節」。

 

清明節的由來

在夏朝前五百多年黃帝時代即有「寒食節」,相傳三千多年前的周代,周禮記載的「司炬氏」就是負責在仲春,用木鐸警告民眾天乾物燥、小心火燭,以免發生火災,後來為徹底防範火災,演變為禁火一個月,這期間三餐食物都為乾糧冷食,故稱為「寒食節」。

 

到了唐代發現民眾吃寒食,長達一個月不能生火,不僅對百姓生活有影響,也有損身體健康,於是便縮短為三天,所以又叫「三日節」或「古清明「寒食節」是在冬至後第一百零四天至一百零六天,早上要拜公媽,再到墳上祭祖,這一天是為「死」人而祭,所以又稱為「死節」。

 

到了宋朝認為「寒食節」禁火三天時間太長,且宋朝廷不再強調,禁火的習俗也就日漸廢除,「寒食節」逐漸為「清明節」所取代了。

 

清明節的習俗

掃墓有探墓厝、掛紙、培墓這些儀式,儀式中包括整修墓園、祭祖及壓紙三個步驟:

1﹒探墓厝

台南居民大都在正月上旬掃墓,俗稱「探墓厝。但如果新墓安葬三年內,新婚、添丁時,也是需要上墳祭告祖先。

 

2﹒掛紙

「掛紙」的由來,有一則民間傳說,相傳唐高祖在失意時流落他鄉,很久沒有回家,直到他被封為唐公時才衣錦還鄉省親,不幸母親已去世多年,葬於南山亂塚之中,他在南山墳墓遍尋不著母墳,在嘆氣茫然不知如何是好時,忽然想出一個方法,於懷中拿出一紙幣,將它撕成帛迎風而散,並暗自祈求母親地下有知,請速下紙帛以資辨識,祈禱之後,忽見有一紙帛飄然掛在一座高墳上,再大的風也吹不走,就這樣他如願找到了母墳。後人就模仿紙帛造了墓紙,作為上墳的辨識。

「掛紙」俗稱「壓紙」,即子孫一年一度為祖先居所整修房子的意思。所用的「估仔紙」呈長方形,顏色有黃色、白色及五色三種。掛紙之前,要先掃除墓上的樹枝、雜草,再將墓紙三張一疊,用小石頭分別壓在墓頭、墓碑及「后土(土地神)」上。傳說掛紙可使祖先靈魂得以安息,還能給家人代來好運;掛紙也具有識別的作用,在清明節時墓頭壓有墓紙,象徵著為祖先添新瓦也表示有子孫祭掃,否則,容易被誤會是沒人祭拜的孤墳,可能隨時會被損毀。掛紙後,還要準備簡單的祭品來拜墓、並繞紙錢,才算完成「掛紙」的儀式。

 

3﹒培墓

掃墓又叫「培墓」、「上墓。培墓是比較隆重的祭墓儀式,通常新墳要連續培墓三年,每年如果家有喜事(如娶婦、添丁)時也要培墓;培墓除了要鏟除野草、添新土、修復壞損的部份外,如果碑文模糊不清要用金漆或紅漆重新描寫,把墓園整修得煥然一新。整理完後開始祭拜,要先祭拜「后土(土地神)」,感謝其對祖先守護及照顧。供品中三牲祭后土,五牲及菜碗是祭墓,還要準備各種紙錢、香、燭、米酒等。在收供品離開時,要剝蛋殼灑在墳墓上,有「脫殼」之意,象徵著新陳代謝,生生不息;古俗這時還會將部份祭品紅龜粿、麵龜或草仔粿分給當地小孩吃,稱「揖(要)墓粿」又稱為「乞墓粿」,如果不夠發分時,可用硬幣代替;這有祖德流芳的意義,另也寓意請附近遊蕩的孩童不要隨意破壞墓園。現在掃墓儀式簡化很多,以鮮花、水果為祭品,上香祭拜,簡單而隆重,但這項充滿濃濃人情味的「揖(要)墓粿」習俗,也就漸漸絕跡了。

 

4﹒其他

相傳清明節要寒食禁火,為了預防因吃生冷食物有損健康,所以古人在清明節衍生多項習俗的體育活動,如踏青、盪秋千、蹴鞠、鬥雞、插柳、賜火、打馬球、拔河等,這些活動除了鍛鍊身體外,也讓這個節日更富有特色。

 

相關詩詞

《清明》 杜牧

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;

借問酒家何處有,牧童遙指杏花村。

 

 

《寒食》韓翃

春城無處不飛花,寒食東風御柳斜。

日暮漢宮傳蠟燭,輕煙散入五侯家。

 

(http://www.dajiyuan.com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清明節的由來 掃墓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協和宮四駕班 的頭像
    協和宮四駕班

    岡山協和宮四駕班

    協和宮四駕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