▼作七
往生後,每逢七天為一次奠拜的重要日期,負責奠拜逝者的身分也不同,俗稱「作七」,共有七個日期。
|
現代人作七的方式改變
現代人因工作忙碌,多只做頭七及滿七,或只做大七,也有將七七四十九天改為二十四天來做(即頭七、滿七各七天外,其他每隔兩天為一七的計算方式),雖在程序上可調整但頭七仍應該按照七天計算,不宜提前。
特別說明
1、每逢作七的凌晨子時(23-01)開始作七,到中午才拜菜;一般作大七時供品會較為隆重。
2、作七拜菜時先準備一份三牲拜土地公,如豬肉、公雞、魚、酒
3、拜往生者時有五味碗或十二道碗,如米飯、米粉、春乾(象徵有餘)、韭菜(天長地久)、豆乾(做大官)、芹菜(勤勞)、魚丸、肉丸(中狀元、當官員),肉片、菜頭(好彩頭)、豬腸(生男孩)、雞翅前膀(易謀生)等;以及其他果品、紅圓、發粿(象徵子孫團圓興旺)、麵頭山(又稱子孫山或女兒山)。
七的解釋
七,代表七殿閻羅,百日代表第八殿,對年是第九殿,三年是第十殿,要經過這十殿才能投胎轉世,因為做七代表過王官(閻羅王),七七四十九天滿七後早期的古禮還會每隔十天拜四旬,做旬指四個判官。
▼作旬
原本往生者於作七結束後、家屬會繼續作旬的祭拜,每十天為一旬,共有四旬,來祭拜四位十殿閻王的判官。當五旬時是第九十九日不作、而改於次日舉行作百日,也有些只作七不作旬。
※一~七之忌/俗稱做旬,教儀稱「屆丁旬,開通冥路」
(1)往生者一七/冥府第一宮,泰素妙廣真君,秦廣冥王
(2)往生者二七/冥府第二宮,陰德定休真君,楚江冥王
(3)往生者三七/冥府第三宮,洞明普靜真君,宋帝冥王
(4)往生者四七/冥府第四宮,玄德五靈真君,仵官冥王
(5)往生者五七/冥府第五宮,最聖耀靈真君,嚴羅冥王
(6)往生者六七/冥府第六宮,寶肅昭成真君,卡城冥王
(7)往生者七七/冥府第七宮,泰山玄妙真君,泰山冥王
(8)往生者百日/冥府第八宮,無上正度真君,平等冥王
(9)往生者周歲/冥府第九宮,飛魔演化真君,都市冥王
(10)往生者三年/冥府第十宮,五靈威德真君,轉輪冥王
▼作百日
往生者百日,稱哭卒;周歲稱小祥;三年稱大祥;故大祥吉畢,稱寶華圓滿天尊。
百日依死亡後當天算起至第100日即為百日。當往生者滿一百天時,習慣要再祭祀一番,或延請道士、和尚唸經。舉行盛大的供養法會,或僅是家人自行祭祀,稱為「作百曰」。
※由於有些地區有時百日的算法會依照家中兒子有幾位加長孫而增加,或減去兒子的人數來確定百日的日子
例如:兒子2位、長孫1位,則第97天或103天做百日
※也有依往生者的年紀前一天做百日者,例如往生者90歲第89天為百日
※但現行的禮俗都依第100天為百日
▼作對年
往生滿一週年時,往生者已出嫁的女兒皆要返回來供奉牲禮祭拜,也有延請道士、和尚誦經作法事的,稱為「作對年」;此曰結束後,才算脫去孝服。
子孫親友可親到墓地或在家中舉行追悼儀式,稱為「祭禮」(又稱小祥)。
※世俗所謂「對年對日作,死人無閏月」意即人往生後一週年,舉行期年祭,遇逢閏年,則提前一個月為之。
▼合爐
當往生者的喪期屆滿時,將供奉往生者的牌位火化,或將其香爐灰一部分放進供奉祖先牌位的香爐內,並將往生者的牌位列入祖先牌位內,稱為「合爐」。
一般泉州人在合爐時,會視「作對年」是前半年或後半年,多會避開過年期間而選在六月或十月、若「作對年」是在十月或十一月時、才會選在十二月合爐。
至於漳州人多在「作三年」和「除靈」時同時進行合爐的儀式。合爐後,一切便依正常禮俗祭祀。
▼忌日與合爐準備之祭品內容
忌日對年或三年準備祭品
一、三牲一付
二、四果二份
三、菜碗六碗、白飯一碗
四、酒或茶一瓶
五、發糕三個
六、香燭紙錢(內含壽金一支、掛金一支)
合爐準備祭品
一、一鍋米飯、一鍋湯
二、四果二份
三、盤菜六或八盤
四、酒或茶一瓶
五、發糕(兒女人數乘一)
六、紅龜(兒女人數乘一)
七、紅圓(兒女人數乘一)
八、湯圓三碗(紅白混合)
九、空碗七個、筷子七雙
十、香燭紙錢(內含掛金八支)
十一、毛線(紅色,兒女人數乘一)(需換孝者準備)
▼祭品內容與解說
名稱 |
內容 |
說明 |
六菜碗 |
依傳統習俗計有豆干、青菜、韭菜、白菜頭、魚丸、肉丸、金針木耳、發糕、米糕、肉片、小魚、土豆花生、芹菜、芋頭、米粉、豬腸、雞頭、翅腳屁股、黑豆等從中挑選出六樣菜祭祀(均需煮熟);另準備白飯一碗、筷子一雙 |
菜碗用來祭祀往生者,因此可以另外準備其生前喜歡吃的食品一起供拜 |
四果 |
即準備四樣水果拜佛菩薩,每樣請準備單數,大的壹顆即可 |
|
米酒或清茶 |
用來供拜王官(多用米酒)或是亡者,拜佛菩薩則用茶水為宜 |
|
紙錢 |
香一份、佛杯蠟燭二對(拜神用紅色,拜往生者用紅、黃、白色選一)壽金、刈金、銀紙各數支 |
▼祭祀食品與用途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