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歲時禮俗】元宵習俗

燈

2015岡山燈會賞燈

 

◎元宵節傳說

 

   在漢武帝時代,有一位大臣叫東方朔,精通天文地理。一天他到宮中的御花園賞梅,不料卻看見一位宮女正要跳井自殺,東方朔連忙上前制止,並問明原委。原來這位宮女叫做「元宵」,家住長安西北,因為進宮後,每逢過節就倍思親,但又無法出宮去探視親人,因此愈想愈傷心,才會想要自殺。東方朔知道後,覺得元宵姑娘很可憐,就決定要幫她,並問清楚元宵的家在何處就告辭離去了。第二天,東方朔到了元宵的家中,將情形說了一遍,並告訴他們他的辦法....

 

   幾天後,長安城的人民知道東方朔先生在大街上為人們算命,因此紛紛前往,想要讓東方朔為自己算算命。沒想到,每個人算出來的結果都是正月十五都會遭到火焚身;老百姓聽完很害怕,紛紛求東方朔救大家,東方朔說:「正月十五火焚身,就是指那天會有一位其粉色銀驢的姑娘,奉旨來燒長安城,但只要在正月十三那天,城裡的白髮老人們都到城西十里鋪大道等候,天黑時,那姑娘就會來,只要跪地祈求,全城便可得救。」

 

   果然在正月十三那天來了一位其粉色銀驢的年輕女子(其實是元宵的妹妹喬裝的),全城的白髮老人都求道:「求仙姑不要燒城!」女子說:「我是奉旨燒城的,若玉帝看不見火,豈不怪罪於我!」「這樣吧!你們去求你們的皇帝想辦法吧!」說完便離去了。第二天,東方朔面見漢武帝,並將人民的心聲上奏:「長安在劫,火燒帝厥,十五天火,焰紅宵夜。」漢武帝聽完也不知如何是好,便請東方朔想辦法。東方朔說:「聽說火神愛吃湯圓,就叫全城百姓做湯圓供奉,另外,還要京都臣民一起做燈,十五晚上掛滿大街小巷,同時燃放煙花爆竹,到時候,滿城的紅光、火球橫飛,這樣玉帝就會以為那是長安大火,這樣一定能瞞過祂。」

 

    漢武帝聽完大樂道:「先生計策果然是妙計!」東方朔接著說:「皇上聖明,但是皇宮中不宜如此。」武帝說:「這簡單,只要那天晚上,讓宮中的嬪妃及侍衛都到街上去,混在百姓當中,這樣玉帝就不知道要燒誰了!」東方朔又說:「妙極!還有就是聽說宮女元宵做的湯圓最好,十五的晚上讓她提著大宮燈,把名字寫在上頭,在前面開道,臣奉湯圓在後,穿過大街小巷敬奉火神。」武帝:「這事就偏勞先生了。」

 

   十五的晚上元宵姑娘照東方朔的指示,果然見著了自己的親人;當天夜裡武帝見到百姓玩得如此盡興,因此下令每年正月十五夜晚都要如此。從此以後,這個習俗就沿襲下來,也正因為正月十五供奉的湯圓是叫做元宵的姑娘所做的,所以後來人們也把湯圓叫做「元宵」,正月十五的上元節也稱做「元宵節」。

 

 ◎開燈

正月五日開學,當天學生需準備一盞燈籠帶到私塾,請老師點燃,以象徵前途一片光明,稱為「開燈」,後來就慢慢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習俗了。

 

 

◎鬧元宵

台灣人過年,是要從正月初一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過完年。而人稱元宵節為「正月半」,也稱「燈節」。俚諺中有「月半大過年」,說明了人過元宵比過新年還熱鬧的景象。這天家家除了吃湯圓(不同於元宵)、吃菜包(又稱「豬籠粄」)、上燈、賞燈、猜燈謎等過節習俗外,元宵節也是農曆春節最後一天,因此民間會抓住節慶最後時間,熱烈慶祝,並舉辦連串熱鬧活動,故有小過年之稱,又稱鬧元宵。

 

【台灣傳統元宵五大活動】

「北天燈」

「中火旁(火旁 = ㄅㄤˋ)龍」

「南蜂炮」

「東玄壇」

「西乞龜」

 

 

1.北天燈(平溪天燈節)

 

3276279_1 

平溪區位在臺北盆地外圍偏遠山區,清道光年間,當地族人經過辛勤開墾,使當地成為的富足村落,宛如人間仙境。當時,由於山區交通不發達,官府無法管轄,遂使成為山賊覬覦之地。村民為保性命,在冬至過後,村民收成結束,即收拾家當遁入山區,一直到元宵,才派人回村察看,確定安全後,釋放天燈以報平安,此舉遂演變而成今日的平溪天燈節。

 

2.中火旁龍(苗栗火旁龍)

 

6841146749_8e7d44395e_b 

苗栗火旁龍是源於苗栗地區的迎龍慶典而演變而來,是一個相當熱鬧又刺激的元宵迎新年慶典,之後更將舞龍神化為「迎龍」活動,期望藉神龍帶來祥瑞之氣,帶給民眾平安吉祥、五穀豐收。「火旁龍」就是用鞭炮炸龍,採用大量鞭炮去炸舞龍方式得到去邪(去舊)迎新年的作用,每年快接近元宵節時,很多龍隊開始出來練習,到了元宵節那天則進入高潮。台灣各地皆有舞龍之民俗活動,唯獨苗栗客家發展出「炸龍」的習俗。

 

 

3.南蜂炮(鹽水蜂炮)

3289192_1

 

鹽水蜂炮習俗源自於清領時期,因鹽水地區在光緒11年夏天發生了大瘟疫,民眾死傷相當嚴重,當地民眾只好祈求神蹟降臨,後來由武廟的關聖帝君降旨繞境降魔,於元宵節當天在鹽水地區沿途燃放爆竹直至天明,瘟疫就此消退。因此每年鹽水地區都會沿襲此例,演變成今日鹽水蜂炮的盛會。

 

 

 

4.東玄壇(炸寒單)

 

“炸寒單”指的是炸寒單爺,傳說中,寒單爺是掌管錢財的財神爺,寒單爺出巡代表帶來吉利。炮炸寒單爺原是清代流傳下來的民間習俗活動,早期臺灣各地都有這項活動,不過臺灣光復后,西部就很少見到這種迎神賽會的活動,逐漸變成臺東元宵節特有的傳統習俗。

寒單爺出巡時買一般是將寒單爺的神像綁在竹椅上,由四名轎伕抬著上身赤裸的寒單爺,扮演寒單爺的人會在頭上紮綁頭巾,穿著紅色短褲,赤裸著上身,站在轎子上接受民眾用鞭炮轟擊,據說是因為寒單爺生性怕冷,天寒是即心痛,因此,當寒單爺出巡時,信眾都會用火炮為財神爺取暖,也有另一個說法說炮炸寒單爺是爲了彰顯寒單爺的英姿。

元宵節炮炸寒單爺祈福活動在臺東已經有50多年的歲月,在各界的支持下流傳至今,成為全台獨特的民俗活動!

 

 

5.西乞龜(澎湖全島)

 

12827_1 

 

「澎湖乞龜」活動流傳已有150-200年之歷史,除了「祈求平安」的意義之外,「無息貸款」也是活動另一項特色之一。元宵節期間,澎湖廟方以不同食材製龜,供一般民眾乞求回家分食,寓意為「呷平安」,故又稱為「乞平安龜」。又因龜表長壽、福祿,所以又稱「乞壽龜」、「乞福龜」。早期農業社會民生條件普遍不佳,乞得的龜回家後另可充作數日食糧。

 

◎偷的習俗

 元宵節的「偷俗」十分有趣,譬如:婦人若想生兒子,可在元宵夜「偷竹籬」,若是偷到了,就可望生兒子,因為「偷籬笆,得卵芭(台語諧音)」。另有末婚女子在元宵夜「偷挽蔥嫁好尪」,未婚男子「跳菜股娶好某」等押韻順口溜。

 

 

◎黃花風鈴木綻放季節

黃花風鈴木的花冠呈漏斗形,也像風鈴狀,所以稱之為風鈴木。

元宵節的這個季節在台灣的南部的黃花風鈴木正盛開,落下的黃花灑滿人行道,讓南部閃耀著風鈴木的浪漫!

 

  

2015南部科學工業園區         

 

(本文部份圖片取用網路)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元宵習俗 元宵節傳說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協和宮四駕班 的頭像
    協和宮四駕班

    岡山協和宮四駕班

    協和宮四駕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