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曆新年。禁忌與習俗
農曆新年是中國人最重視的節日之一,而傳統上也有很多禁忌/習俗,例如初三赤口不拜年、初七人日等等,由年初一至初十五的傳統習俗你又知幾多?
台灣新年童謠《形容初一至十五》
初一早(早起祭拜祖先與神明,並向人拜年)
初二早(為了等待出嫁的女兒回娘家作客,一早起來忙不個不停)
初三睏軋飽(連續忙了兩天,今天沒事可以睡得晚一些了)
初四頓頓飽(拜年的客人也來得差不多了,剩菜剩飯就留著自家人吃)
初五隔開(百業開工,迎接財神的日子)
初六舀肥(把初一到初五累積的垃圾和水肥在今天清除乾淨)
初七七元(據說在這一天吃豬腳麵線會變得長壽)
初八完全(吃喝玩樂到今天也差不多了,就等把過年拜祭的食物吃完)
初九天公生(天公即指玉皇大帝)
初十有食席(今天得要把昨天拜天公的祭品吃一吃)
十一概概(春節也就是這樣了)
十二漏屎(連續大吃大喝,難免吃壞肚子)
十三吃泔糜配芥菜(吃點清粥小菜清腸胃)
十四結燈棚(開始準備搭燈棚、掛燈籠)
十五上元暝(過元宵節,此時春節假期才算正式落幕)
上述童謠提到了一些禁忌,例如初一不能貪睡晚起,一年開始應該要把握春光早起祭祖拜年。同時初一也不能夠掃地和倒垃圾,傳統習俗裡,送走灶神後家中就會開始做一年一度的除舊迎新大掃除,到了初一正是家中聚福和聚財的開始,掃地和丟垃圾都有把好運往外掃、往外丟的意思,當然會被視為禁忌。
此外也有一說:初一不可吃粥,如果吃了粥,一年到頭都會被雨淋,務農人也會遇到大水沖壞田埂讓作物損傷。這種說法恐怕是因為辛苦了一年,大家都想要新年開始吃得豐盛一些,而且吃稀飯也有窮困的暗示,沒有人希望在新的一年開始,就給自己個窮兆頭。
不過初一雖然不能吃稀飯,但早餐卻最好能吃素,俗語說「初一早吃菜,卡贏吃全年齋。」意思是初一早上吃一餐素,效果遠勝一年到頭吃齋。大年初一也不能睡午覺,男人睡了午覺,耕的田埂會塌;女人睡午覺,灶腳(廚房)會崩塌。這個禁忌來自古人視「晝寢」為好吃懶做的象徵,加上大年初一上門來拜年的客人也多,家中有人在午睡沒有出來招待客人也顯得失禮。
新年期間,一家也應該和和氣氣的,不小心打破的鍋碗瓢盆,要記得快說「碎碎(歲歲)平安」;長輩不能打罵小孩;不小心說了「完蛋」、「沒了」、「要死了」等不吉祥的話,就趕快默唸「童言無忌」化解。雖然中國人習俗裡欠人錢是不能欠過年的,不過真的拖過了除夕沒還,也就表示對方手頭上有困難,所以厚道的中國人在新春期間即使見了債務人,也是不能向人伸手討債的。現代人過年的方式雖已漸漸改變、年味也逐漸淡去,但是只要人情味還在,仍可細細體會許多有趣的傳統習俗。
整個過年期間禁忌(大年初一~初五)
u 大年初五以前忌倒污水、灑水、掃地、倒垃圾或將水往外潑,傳統認為每戶家中都家中都藏有福氣財運,灑水、掃地與倒垃圾會將財神爺趕跑與掃走財富與好運,另外,垃圾也不能丟掉,必需等到初五隔開日才可進行一次的清掃,掃地時要注意要從外往裡面掃,象徵將金銀財寶掃進來。
u 忌殺生、忌打罵小孩、忌生氣罵人與人爭執、忌向人討債,新的一年有好的開始才會旺一整年。
u 儘量不要打針、開刀、看病,以祈求新的一年身體健康。
u 吃長年菜不可切斷,才可長命百歲。
u 忌說不吉利的話語,會讓今年一整年不吉利。
u 忌動刀剪針線,所以過年期間所需烹調的食材宜年三十就切好準備妥當。
u 忌跟還未起床的人拜年,會讓對方一整年都疾病纏身。
u 嫁出的女兒宜初二、三回娘家,不可於大年初一、四、五這幾天回娘家,會導致娘家家運衰敗。
u 大年初一到初五忌吃魚頭、魚尾,魚為年菜必備菜餚,留下魚頭魚尾不吃象徵「有餘」,來年慶有餘。
u 大年初一到初五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。
u 大年初五,傳統習俗上初一到初四,垃圾為「財氣」,但到初五隔開日以後,垃圾反為「窮氣」,因此初五要將過年期間所有的垃圾清倒乾淨,謂之送窮出門,可帶來好運與財運。
u 過年期間忌將衣服曝曬於戶外。
u 忌用白色物品,例如年糕用的糖不用白糖而用紅糖。
u 忌煎粿,萬一不小心將年粿煎焦掉,焦台語與「赤」同音,不祥由赤貧之意。
《大年初一》
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,否則會掃走運氣、破財。假使非要掃地不可,須從外頭掃到裡邊。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,除夕前掃除乾淨,年初一不出掃帚,不倒垃圾,備一大桶盛廢水,當日不外潑。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家具,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,得趕快說聲「歲(碎)歲平安」或「落地開花,富貴榮華」。
² 大年初一忌打破碗、鏡子等玻璃、陶瓷器物品,以防破財破運,若真不小心打破了補救方式就是用紅紙包起來,先放置在神桌上,默唸「歲歲平安」吉祥話語,等待破五日再丟棄。
² 大年初一早上忌洗澡、洗頭、洗衣物,才不會將財富與財運洗掉。
² 大年初一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,這樣會讓對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。
² 大年初一早上忌吃稀飯、忌吃葷食與忌吃藥,古時後窮人才會吃不起飯而吃稀飯,若於大年初一吃稀飯會導致一整年的貧窮,另外大年初一忌殺生,所以也不適宜吃葷食,因而台語有句俗諺「初一早吃菜恰贏吃一年齋」,初一也儘量不要吃藥,除非重病外,健康的人不適宜在這一天吃補藥。
² 大年初一不煮新飯,要吃除夕留下的過年飯。寓意去年的東西吃不完,到今年還有剩餘。
² 大年初一忌睡午覺,依古訓「禁晝寢」勸人不要懶散,若於大年初一睡午覺會影響事業運。
² 大年初一、二忌洗衣,傳說者兩天是水神生日,因此忌洗衣。
《大年初二》
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,要夫婿同行,所以俗稱「迎婿日」。這一天,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,分給娘家的小孩,並且在娘家吃午飯,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。在過去,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。
² 大年初二,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,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,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。
² 大年初一、二忌洗衣,傳說者兩天是水神生日,因此忌洗衣。
《大年初三》
年初三又稱赤狗日,與「赤口」同音,通常不會外出拜年,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。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,因為現在人們難得春節團聚,對此已經淡化許多。
² 大年初三老鼠娶親忌點燈。
² 大年初三赤狗日忌拜年,赤狗為熛怒之神,遇之不祥,因此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
《大年初四》
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,過去,老闆想將某人「炒魷魚」,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,對方也就心知肚明,自個收拾走人。還有傳說說,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,因此也不宜遠出。
² 忌出遠門,這一天是民間習俗接神日,迎接眾神明、灶王爺與家神回來守護家人,灶王爺會點名,所以不宜外出。
《大年初五》
年初五俗稱破五,要「趕五窮」,包括「智窮、學窮、文窮、命窮、交窮」。人們黎明即起,放鞭炮,打掃衛生。鞭炮從裡往外放,邊放邊往門外走。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。這天,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,俗稱「捏小人嘴」,天津人破五這一天,家家戶戶都吃餃子,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響,讓四鄰聽見,以示正在剁「小人」。
² 一定要將過年期間所製造的垃圾清掃乾淨,謂之「送窮」,否則會帶來窮困。
《大年初六》
年初六,商店才正式開張營業,而且要大放鞭炮,不亞於除夕的境況。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,因為12是6的二倍,這叫六六大順。這一天,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,這叫送窮鬼。
《大年初七》
² 大年初七,為七煞日,諸事不宜尤其是出遠門。
《大年初九》
² 大年初九為天公生,為玉皇上帝聖誕,忌曬衣服,也不能挑肥糞。
【更多延伸】
小編整理予2016.01.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