拜拜禮儀(二十三)安公媽位(下)
五、《重新換過祖先牌位需知》 重新換過祖先牌位→需要請到新的牌位裡
擇換新公媽龕之吉日後,點三支香向牌位拜說:
○家列祖列宗,子孫○○○給您請安,子孫要給您換新公媽龕,現在子孫耀打開公媽龕抄寫祖先名冊,請祖先在一旁等一下,讓○○○孫抄寫完名冊,在請祖先回新公媽龕。三拜。插完香後再用手三拜然後雙手將公媽龕請起放到拜桌,再三拜打開抄寫,寫好後,關好公媽龕再三拜請回神桌。
然後點燃三柱香向祖先牌位三拜說:
○家列祖列宗,子孫○○○給您請安,子孫已經抄寫完成請先回到公媽龕內。
然後安神之吉日準備好三牲、酒、水果、金香炮燭,擺好在祖先牌位前,將新公媽龕擺於舊公媽龕旁。
再點燃三柱香三拜連說三次:
○家列祖列宗,子孫○○○ 給您請安,今日良辰吉日子孫○○○要將公媽龕換新,請○家列祖列宗移往到旁邊之新公媽龕內,讓子 孫繼續奉養,也保佑子孫一家大小身體健康,身體平安,事業發展。三拜。
插完香過 10 分鐘後再點三支香拜拜。請:
○家列祖列宗,移請到子孫○○○ 新設之公媽龕內,現在 ○家列祖列宗,都已經移到新設之公媽龕內,舊的公媽龕現在子孫要請去化掉,請 ○家列祖列宗,移請到新設之公媽龕內。
從神桌上拿下舊公媽龕並將新公媽龕放到正位。
將舊公媽龕用刈金在火化掉,要丟入金爐前時說:
○家列祖列宗,這公媽龕要燒掉了,請您們到新的公媽龕去然後在丟入火中。
六、《祖先牌位的謄寫的規儀》
- 祖先的神主牌皆需依照傳統規矩寫上「顯考△△公靈位」或「顯妣△△媽靈位」字樣,或立祖宗牌位,正中寫上「△氏堂上歷代祖考妣之神位」。
- 凡遇有新去逝的,則挨次填寫名諱上去,少數家族則會在牌位裡面依亡逝者性別分「男左女右」兩邊左右依序填寫名諱,填寫時也有一定的字數與規矩,即要符合「兩生夾一老」。
- 按,古例是依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、苦」等五種字數定儀,字數須符合「生、老」為吉,若落於「病、死、苦」則易招來厄運!所以,祖先牌位或墓碑上的字數,皆須按其規矩,以祈吉祥避厄。
- 故而牌位或墓碑上正中,寫著往逝者或祖先稱謂名諱之處,須總共是七字、十二字等,以符「老 (老去)」的字數。
- 祖先牌位書寫範例 ( 左右位是指家宅面對外的座向而言 )
- 右邊 (6字) 範例:甲申年臘月立
- 中間 (12字) 範例:堂上王姓歷代祖考妣之神位
- 左邊 (6字) 範例:陽世子孫永祀
(農曆)
一月 |
二月 |
三月 |
四月 |
五月 |
六月 |
端月 |
花月 |
桐月 |
梅月 |
蒲月 |
荔月 |
七月 |
八月 |
九月 |
十月 |
十一月 |
十二月 |
巧月 |
桂月 |
菊月 |
陽月 |
葭月 |
臘月 |
10.「△氏堂上歷代祖考妣之神位」或「堂上△氏歷代祖考妣之神位」等,為十二字,符合「老 ( 老去 ) 」的字數, 依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、苦、生、老、病、死、苦、生、老」。
又例如
「顯考△公諱△△」或「故考△府君△△」、「顯考△公諱△倌」
「顯妣 △媽○太孺人閨名△△」、「顯妣△媽○太夫人閨名△△」
「故妣○媽△△△」、「故妣△媽○夫人閨名△△娘」
例如墓碑
「顯考△公△△墓」、「故考△君△△墓」、「顯考△公△佳城」
「故考△君△之墓」、「顯妣○媽△△△」、「故○媽△△△墓」
上例的字數,若非七字即十一字,乃皆為符合「老 ( 老去 ) 」的字數。而其中所增的「男倌女娘」的字,乃為了符合字數的權宜規儀。
11.而牌位裡面登載的名諱下方左右上生、卒 ( 歿 ) 的年月日時, ( 一般正常規儀是牌位的左方 ( 我們正面看過去的方向的右方 ) 題生,右方 ( 我們正面看過去的方向的左方 ) 題歿 ( 卒 ) 的年月日時 ) 則須總共十一字。
例如
「生; 民前庚子年端月初三酉時」、「生; 民國丙申年荔月十三吉時」
「歿; 民國丁巳年臘月十七卯時」、「卒; 民國庚午年菊月初一戌時」
上例的字數,即一字加十一字,乃皆為符合「生」的字數。而其中生、卒、歿等,須和以下之字〝空一格〞,乃因雖是「兩生夾一老」,但牌位上之人已然往逝 ( 老去 ) ,故以一字數 ( 生 ) ,再加十一字數 ( 生 ) ,又合「兩生」之儀,且一加十一為十二之數,又暗合「老 ( 老去 ) 」的字數。仍是「兩生夾一老」。
12.墓碑上右上方刻鐫的修建時及左下方刻鐫建立者的位置,因屬生人 ( 尚生存在陽世之人 ) 所立,故字數須總共為六字或十一字,以符「生 ( 生人 ) 」的字數。
例如
「民國壬午仲秋」、「西元甲子三月」、「西元乙丑年春」、「民國八九年修」、「民國九二癸未年六月重修」、「男三大房立祀」、「陽居男三大房」、「奕世子孫永祀」、「陽世子孫一仝」
這就是所謂的「兩生夾一老」的字數規儀!而且必須中規中矩,明白清礎,一來以示尊祟,二來合規儀,三來,免至衰敗家運,四來方便後代子孫查核、登載。
13.因規儀繁細,故而一般人在安奉祖先牌位或新近亡逝而於對年「合爐 ( 把新亡逝之名諱寫入祖先牌位總牌之內之謂 ) 」之時,建議延請正統的道士、法師來擇取適合的吉日,祭拜之後,再一一按規矩與規儀行事。否則常有錯誤、荒謬、不清礎或不合規儀之處。而若一般人又不知規儀,若有錯誤、荒謬、不清礎或不合規儀之處而不知,不是造成不敬就是使後代子孫查核上莫明所以,或者在登載族譜時錯誤百出、或不知祖先生卒之年、壽有多少,有時又不知祖先牌位中所載之人為何或祖先之中彼此關係 ( 夫妻、叔、伯、早亡之男等 ) ,常有遇過的錯誤、荒謬、不清礎或不合規儀之處不勝枚舉,皆因當初登寫之時不知規儀之故。
七、《祖先牌位安置次序》
l 由內而外。
1 |
2 |
3 |
4 |
5 |
燈 |
放妥祖先牌位 |
燭台 |
敬盞 |
三牲 |
l 祖先牌位不可高過神像,勿置於神爐前,因屬陰宜低宜退。
l 若右兩性牌位,主姓在左邊(俗稱大邊),副姓在右邊,再用七寸紅絲線隔於香爐中。
l 祭祖時看祖先有幾位置幾付碗筷,不可太多。
l 神桌上不可放剪刀及藥瓶,及其它雜物。
l 全部安好後每人點七柱香口中唸曰:
伏以農曆某月某日,吉日良辰,安神位大吉昌,佛光普照,鎮宅光明,保佑合家平安,萬事如意。身體健康,貴人得助,財源滾滾,全家事業成功,鴻圖大展。保佑家庭幸福,子女優秀,吉日良辰。念畢,默禱許願一分鐘。
l 香過三分之二後開始燒紙錢,依大壽金、壽金、刈金、土地公金順序燒之。
l 安神位之日黃昏時宜拜地基主。順序如下:
1 便菜飯 2 酒三杯 3 紅燭 4 碗筷 5 湯匙。紙錢用銀紙、毛巾。拜於廚房,面向客廳,桌子不要太高。
l 神位安妥之後,三天內香燭最好不斷。
l 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,可清爐等。
l 若搬家時,祖牌位宜用「謝藍仔」下舖刈金,擇「出火」日最好零點至五點前移出,切忌勿為陽光直接照射。
【更多延伸】
小編整理予2015.12.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