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事解惑-小孩忌喪喜
忌喪喜
一般人對於「忌喪喜」並不陌生,意思是說只要有人送喜帖、喜餅、滿月蛋糕、喪事所回送的物品、或是參加結婚喜慶、辦喪事的場所、甚至被孕婦或新娘子的摸到,小孩當天就會沖到非常難帶,老一輩的人往往會說小孩子「忌喪喜」(台語發音)。
嬰兒或小孩子特別敏感,濟世日常見的情況有:
l 不喝牛奶、無故愛哭(罵罵號)、難睡...。
l baby一出生算命說忌喪喜(八字輕、氣格落)。
l 小孩會晚上愛哭或平日凶巴巴的。
l 鼻頭、嘴巴發青,睡到一半會彈起來大哭(嚴重)
l 綠便(嚴重)
忌喪喜處理
「忌喪喜」不用太緊張,常見忌喪喜小孩大多是3歲內,只要來廟裡登記,抱來給王爺公收個驚或拿個喪喜符回去除晦,其他順其自然就好,說也奇怪,收驚之後往往那些症狀就不藥而癒。小孩就沒事又恢復往常。
喪喜符
用「喪喜符」洗澡
王爺公開筆喪喜符→帶符回家燒在水裏全身浸泡洗一洗即可(可去除晦氣以及寧神),連續6天。
用「喪喜符」+「鹽米」灑凈
王爺公開筆淨符→帶喪喜符回家燒在已放置鹽米之碗中、在家中幫小朋友灑凈平安。
給神明當契子
忌喪喜的小孩也算是「細漢歹育飼」一種
所以也有人選擇讓小孩子給神明當義子(義女)。
但是要給王爺公當義子(義女),要來廟裡登記看跟那位神明比較有緣份?可不可以立契?何時立契?
立契的時間,一般多選在契神聖誕日,立契之後戴「貫絭」,成為該契神的契子、契女(義子、義女)。所謂貫絭,就是用一條紅絲線貫穿一個方孔錢,然後將之戴在孩童頸上,象徵契神隨身保佑。以後每年的契神聖誕日都要回廟謝神。
認神明為契父、契母、祈求王爺公護佑平安順遂,護佑孩童長大成人,出人頭地。
一般來說有神明加持 小孩會比較好帶
當然也要看你信不信了
總之為了寶寶好 加減信 比較安心
【更多延伸】
小編予2015.12.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