敬神祭祖祭祀準備物品及流程
【初一~初十五犒軍】
神尊祭品=三牲、3杯酒、四樣敬果
金紙=金紙=壽生、太極、壽金、四方金、福金、財神金、補運錢、十二元神錢、天地水通寶錢
兵將祭品=36碗肉酒、牧草、盥洗水(宮、壇、廟宇)
金紙=神甲馬
虎爺祭品=生三牲、肉、魚、雞鴨或(蛋)
金紙=古紙
程序=敬酒3次香過2/3燒金紙燒完敬酒1杯以繞圓澆金爐以示完成祭祀
【神佛聖誕】
祭品=36壽龜,36壽麵線(或16),12碗紅圓,四樣敬果....
金紙=壽生蓮花、篙錢、太極、壽生、壽金、四方金、福金、神甲馬、補運錢、財神金、十二元神錢、天地水通寶錢、五方錢
程序=子時晚上(23時~01時)點香敬拜後三跪九叩恭讀疏文,敬酒3次香過2/3燒金紙連同疏文一起焚燒燒完敬酒1杯以繞圓澆金爐以示完成祭祀
【天公生】
祭品=三茶.五齋(冬粉、金針、香菇、豆乾、木耳).紅龜粿、發粿、牽仔粿、紅圓、麵線、麻米荖、杏仁、炸棗、糖果、鮮花、燭、炮竹
金紙=天尺金、壽生、太極金、壽金、四方金、福金、財神金、篙錢、補運錢、十二元神錢、天地水通寶錢、本命錢、神甲馬
程序=子時(晚上23時~01時)點香敬拜後三跪九叩 恭讀疏文,敬酒3次香過2/3燒金紙連同疏文一起焚燒燒完敬酒1杯以繞圓澆金爐點炮竹以示完成祭祀
【上元.中元.下元.除夕.新年】
祭品=三牲(雞、魚、豬)三酒、三茶、紅龜粿、發粿、牽仔粿、紅圓、麵線、麻米荖.、杏仁、炸棗、糖果、鮮花、燭、炮竹
金紙=天尺金、壽生、太極金、壽金、四方金、福金、財神金、篙錢、補運錢、十二元神錢、天地水通寶錢、本命錢、神甲馬
程序=子時(晚上23時~01時)點香敬拜後三跪九叩 恭讀疏文,敬酒3次香過2/3燒金紙連同疏文一起焚燒燒完敬酒1杯以繞圓澆金爐點炮竹以示完成祭祀
【土地公】(頭.尾牙.每月初二~初十六)
祭品=頭、尾牙三牲,其他初二~初十六炒麵、花生、酒
金紙=壽金、四方金、福金、土地公金
程序=點香敬拜 敬酒3次香過2/3燒金紙燒完敬酒1杯以繞圓澆金爐以示完成祭祀
【地基主(境主公) 】初一~初十五(上元、清明、端午、中元、重陽、過年)
祭品=家常菜飯
金紙=四方金、大銀、小銀、地基主金
程序=香過1/5燒金
【祖先生辰、忌日】
主人清早起身、整潔神主龕,燃香、獻茶粿。
中午供牲禮、酒菜、粿飯等供品,然後依輩分依序祭拜(外出子孫或出嫁女兒必須回家參拜)。
點燭
獻茶、酒
上香(二炷香)並祈求祖先保佑;香燒至三分之一時,雙手捧持紙錢拜供祖先;燒壽金、四方金、蓮花金、大銀、小銀,過年及中元節可燒壽金給祖先,其他節日則以往生錢、四方金、蓮花金、大銀、小銀、冥紙現鈔、為主,亦可加燒往生錢、紙黃金、馬蹄銀及冥紙現鈔;將酒撒於紙灰上;收拾供品,禮成。
【祭拜祖先】
一般習俗,人們多於正廳供奉神明處之右側設置「神主位」或「公媽牌」總牌位朝夕膜拜。此外,有許多家族除家中祭祀外另於他處設一祖先祭祀場所,稱為「家廟」或「祖廟」,每年通常於春秋兩祭舉行祭祖盛事,由祖廟祠主值東爐主或宗親會辦理。
逢過年過節,或農曆正月十五,當日上午十一時左右,祖先牌位前拜祭。準備全熟三牲或飯菜(六碗、八碗、或十二碗)、水果(蕃茄、芭樂、李子、釋迦除外的水果)、湯圓三碗、米飯、發粿、糕餅等、清茶三小杯、酒七、九或十一杯。
上供品(酒供幾杯、筷子就擺同樣數)。
年中節事可另敬備:
元宵節:糕餅、湯圓。
清明節:潤餅。
端午節:粽子、水果。
中元節:牲禮。
中秋節:柚、月餅。
重陽節:麻茲。
冬至:糯米圓、菜包。
除夕:牲禮、年糕、果品
註:新喪神主須先另行奉祀,三年後才可入龕合祀,稱為合爐。
註:1供.祭品:金紙材財帛數量多寡依個人方便!!!
2各地祭祀習俗有些許不同,本文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