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歲時禮俗】端午節(2)-相關習俗 

 

傳統市場的粽子。(網路圖片)

 

端午食粽

相傳在戰國時代楚國有位名叫屈原的詩人忠心愛國,曾多次上書楚王,闡述國事,無奈楚王卻聽信小人,遠離屈原,屈原因感懷局勢動盪、國事不振,竟投汩羅江自盡。傳說粽子最早是因鄉民於屈原投江後,民眾怕屈原的屍體被魚、蝦吃掉,想要使屈原身軀完整,所以用竹筒裝好米食投入江中,後來演變成用竹籜、竹葉包好投入江裡餵魚、蝦。後來所包的食物除糯米外,尚加入豬肉、花生、鹹蛋等內餡,演變成現代的粽子。

粽子又稱「角黍」,俗諺說:「食過五月粽,寒衣收入槓」,「未食五月粽,寒衣不敢送。」意思是只要粽子一出現,歲序便實實在在轉入夏季,不再寒冷,人們的生活自然也應該相對調整,與時序節氣相適應。

 

掛艾草.菖蒲

艾、菖蒲和蒜被稱為「端午三友」。南北朝時,端午又稱為「沐蘭節」,荊楚一帶有採艾的習俗。採艾要在雞未鳴以前就出發,挑選最具人形的艾草帶回去掛在門上,有的還將艾草紮成虎形,再粘貼艾葉於其上。

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,和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。端午期間,時近夏至,正是寒、暑氣交互轉換之時,於是,端午節這天,人們以菖蒲作寶劍,以艾作鞭子,以蒜頭作錘子,被認為可以退蛇、蟲、病菌,是斬除妖魔的「三種武器」。

 

膾炙人口的詩句「不效艾符趨習俗,但祈蒲酒話升平」出自唐代殷堯藩的《七律.端午》。這兩句詩已說明當時懸艾葉、喝蒲酒風俗之盛行。這首詩十分知性,情感真摯,特錄之如下:

少年佳節倍多情,老去誰知感慨生;

不效艾符趨習俗,但祈蒲酒話升平。

鬢絲日日添白頭,榴錦年年照眼明;

千載賢愚同瞬息,幾人湮沒幾垂名。

 

詩的大意是:少年時候一到過節特別高興,年紀大了卻因過節感慨萬分; 不效仿懸艾符以避邪的習俗,只求喝點蒲酒聊聊世道太平。頭上的髮絲一天一天的白了,石榴花卻一年比一年更鮮豔。歷來無論賢愚一生轉瞬即逝,有多少人湮沒又有幾人青史留名。

 

本文以宋代張榘的詩作《念奴嬌》作為結尾,這首詞把紀念屈原的情懷與端午吃粽子、賽龍舟、懸菖蒲等端午民俗盡收詞中:

楚湘舊俗,記包黍沉流,緬懷忠節。

誰挽汨羅千丈雪,一洗些魂離別。

贏得兒童,紅絲纏臂,佳話年年說。

龍舟爭渡,搴旗捶鼓驕劣。

 

誰念詞客風流,菖蒲桃柳,憶閨門鋪設。

嚼徵含商陶雅興,爭似年時娛悅。

青杏園林,樽煮酒,當為澆淒切。

南薰應解,把君愁袂吹裂

 

 

 

賽龍舟

賽龍舟,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。儘管「龍舟競渡」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,但千百年來,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,已廣泛深入人心,故人們「惜而哀之,世論其辭,以相傳焉」。

 

秦漢以後以紀念屈原為主的端午節漸由楚地傳遍神州,為人們所認同並相沿迄今。晚唐詩人文秀的詩作《端午》寫道:

節分端午自誰言,萬古傳聞為屈原;

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

端午節的來源早在唐代就已經是「萬古傳聞為屈原」,當時的(唐)張建封的詩作《競渡歌》,淋漓盡致地描寫了龍舟競渡的水上盛況是:「鼓聲三下紅旗開,兩龍躍出浮水來;棹影斡波飛萬劍,

鼓聲劈浪鳴千雷;鼓聲漸急標將近,兩龍望標目如瞬。」

 

緊張激烈的競渡場面躍然紙上。當龍舟競渡到高潮時,群情激昂到「坡上人呼霹靂驚」,多麼熱烈而生動的場面啊!宋代黃裳在《喜遷鶯端午泛湖》中也為我們還原了宋代賽龍舟的緊張、刺激的景象:「艤彩舫,看龍舟兩兩,波心齊發。奇絕。難畫處,激起浪花,飛著湖間雪。畫鼓喧雷,紅旗閃電,奪罷錦標方徹。」

《元吳廷暉龍舟奪標》(國立故宮博物院)(網路圖片)

 

 

取午時水立雞蛋

端午節有個習俗叫「打午時水」。午時水就是指端午節中午從井裡打來的水。據說把午時水拿來泡茶、釀酒,都會特別香醇可口。而經常生飲午時水,則具有治病的奇效。所以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諺語:「午時水飲一嘴,較好補藥吃三年」,意思是說喝一口午時水,能勝過吃三年的補藥。

 

午時水的典故頗富傳奇色彩。據說明末鄭成功佔領台灣,他的部隊在端午節時到了中部大甲鎮鐵砧山這個地方,當時天氣炎熱,士兵們口渴難當,四周又找不到水源,於是鄭成功在午時插劍入地,向上天祈禱求泉。鄭成功拔劍後,果然湧出陣陣的山泉,後來這個地方就稱為「劍井」。由於鄭成功插劍求泉的傳說,再加上鐵砧山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盛傳生長著靈藥仙草,因此,這個「劍井」湧出的午時水就變得更加神奇了。

 

此後每年的端午節午,都會有許多民眾前往「劍井」取水。漸漸的台灣各地在端午節時便有了汲取午時水的習慣。人們還傳說著,要是有人能在端午節正午對著井中觀看時發現了劍影,這表示他該年一定會過得平安順利,災禍遠離喔!

 

立雞蛋又是端午節的另一種民間習俗。一般認為端午節正午,陽氣最重,所以能將雞蛋立起。據聞若在端午節中午能把生雞蛋直立起來,來年便會鴻運當頭。但科學家指出,端午節中午的地心引力與平常時相同,只要有耐心,隨時都可以將雞蛋立起。

 

 

喝雄黃酒

雄黃是一種礦石,含有三硫化砷成分,能溶於苛性鉀液及硝酸,把它調在酒中就成雄黃酒,有消除疫病的功用。因端午節後各種蟲類,開始活躍起來,瘟疫漸多,習俗上多以雄黃和酒塗在幼兒的身上,認為可以驅邪解毒。而直接飲用則認為雄黃酒可以解毒、保健。喝剩的雄黃酒灑在床下或屋角,尚可殺蟲。不過,需特別注意的是,「砷」含有劇毒,製作黃酒時,需先去除他的毒性,否則容易中毒。

 

相傳在屈原投水自盡之後,楚國人民相當悲傷,而為了避免河中的魚蝦啃食、傷害詩人的身體,因此他們紛紛湧向汨羅江江邊,投入雞蛋、粽子等食物以餵飽魚蝦,然而他們卻不知該如何對付江中的蛟龍,後來一位老醫生帶來了一罈雄黃酒,並將酒倒入海中,不,江面上便浮出了一條昏暈的蛟龍,鬚上還掛著屈原大夫的衣襟,為了替屈原報一口冤氣,於是楚國百姓們便齊力除去了這一條惡龍。

 

懸鍾馗像

鍾馗是唐代人,文武全才,但相貌醜陋,令人望而生畏。

相傳鍾馗赴京應試,被取為狀元,蒙皇上召見。皇上見鍾馗相貌大為不悅,宰相又進讒言,勸皇上另選一人;鍾馗大怒,當下便欲毆打宰相,皇上令侍衛將鍾馗拿下,鍾馗暴跳如雷,搶過侍衛寶劍自刎而死。

 

據說唐明皇曾經夢到過一個大鬼和一個小鬼,小鬼在偷吃東西,大鬼便把它捉來吃了。唐明皇問大鬼說:

「你是什麼人?」大鬼說:「我叫鍾馗,是終南山的進士,因為面貌醜陋,應考時沒被錄取,我就自殺了。現在我誓為陛下除去天下妖魔。」唐明皇醒後,就叫畫家吳道子照他夢中所見,繪出鍾馗像來除邪。原來鍾馗像是在歲末時才掛的,明朝畫家文徵明還畫過「寒林鍾馗」,端午掛鍾馗像可能是到明末或清初才有的習俗,臺灣較少有此一習俗。

 

掛香包

在所有的端午的習俗中,最富於靜態美和溫馨氣息的莫過於製作和佩戴香包。以往由於醫藥不發達,人們就把具有殺菌作用的雄黃,艾草,菖蒲研成粉末,用布包起來戴在胸前,利用它散發出來的香氣使夏天的蟲菌不來侵擾,這就是香包的起源。 

端午節佩掛香包,同樣取其趨蟲避邪的作用(網路圖片)

 

香包又稱為「香袋」、「香囊」,台語稱為香馨,也叫馨香。製作的方法是:用五色彩線繫著一個裝滿艾草,雄黃和檀香粉末,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給小孩掛著,防止毒蟲侵擾,有袪毒避邪的功用,並成為一種保命吉祥的象徵。香馨的外型,可隨縫製者喜好而加以變化。

 

傳統香馨純為手工縫製,各種花果、禽鳥、八卦、葫蘆、十二生肖等形狀皆有,其中以虎、龍等具有避邪作用的生肖最受歡迎。現在則多為機器壓製,外型變化更多,甚至卡通人物造形都有。端午節在身上佩掛香包,同樣取其趨蟲避邪的作用。早期台灣習俗中,新嫁娘嫁到夫家的第一個端午節,娘家得準備香馨,送到夫家,供夫家親友索取。當時家中有幼兒的父母,會四處打聽、索取,好不容易要來的香馨,都先放在衣櫥中,如此衣櫥就充滿了檀香味。等端午節一到,再拿出來給小孩佩戴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協和宮四駕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