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俗反映了當時社會形態與集體意識,是先民文化中重要的一環。

在農業社會中,先民集體生活中形塑了風俗習慣、信仰習慣。宗教信仰在農業社會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,生活遇到不尋常的事,甚至有難解的問題,請示神明。傳統社會的宗教信仰緊密的融入在日常生活與信念中,不僅為了祈求平安喜樂,另一方面也是藉助於法力無邊的神靈做為精神的寄託,對生活困苦的人們是重要的精神慰藉。〈紅謝籃〉一文中寫到奶奶生前的信仰活動:

記憶裡,阿嬤總會在初一、十五或慶典節日到廟裡去燒香祭拜。從家裡到

大廟有半公里之遠,高躼纏腳、穿著大袍的阿嬤挽著紅謝籃一步一踏實卻

慢三拍的施施前行,嚴肅中透露虔誠的心意。我們小孩亦步亦趨地跟在她

後頭,因為我們垂涎那紅謝籃裡的祭品,但那嬤卻嚴苛地規定,供品是祭

拜王爺公的,沒拜完任誰都不能拿來吃,所以我們小孩都要等到阿嬤最後

一項―燒金的禮數後,才能從阿嬤手中接過一些紅圓仔粿、發粿、或糖

果、粗餅,然後看著我們吃,再摸摸我們的頭殼,說:「吃得會大漢,讀

有冊(書)!」

 

廟宇是村民的信仰中心,所謂:「初一十五廟門開」信徒農曆初一、十五的祭拜習慣,燒香、燒金紙,對神明的祝禱祈求,也可以看出普羅大眾對信仰神明的虔誠禮敬。在農業社會,廟宇不僅是村人信仰中心,廟埕也是稻穀收成時最佳的曬穀場,農閒時,大夥聚集在廟埕的大樹下,說說笑笑,童年的歡欣在此開展。

〈王爺公嘜起廟〉中,作者寫到家鄉的信仰中心――王爺公,因廟宇歷久失修需要重建,而自職場退休的父親以王爺公廟為活動的場域,幫忙廟中雜事,在廟埕打發寂寞的歲月,對廟宇的重建是熱衷奔走籌募:

那天阿爸氣喘呼呼地到我住處來宣告一件大事:「按王爺公嘜(要)起廟

啦!」接著又說聽說:「經費沒足贅(太多),你看按麥捐偌贅(多少)?」……

吾鄉王爺公廟,是村人精神的寄託所在,也是唯一信仰,上香三炷解決村

人許多心靈上的困擾,村人都說王爺公很靈驗,祂能保佑祂的子民安居樂

業,所以香火鼎盛,尤其每逢農曆六月十八日祂的誕辰時,更是盛況空前,

旅居他鄉異城的故鄉子民都必須重回祂的懷抱,那份血濃於水的感情,並

不因時空的限制,轉移而有所改變……記憶裡,從我小到大,父母親曾在

王爺公前許過願。剛出生,阿爸阿母就許下了做大人時演場布袋戲酬謝,

能考上師範時三牲祭拜,能安然當兵返鄉備酒還願,這些「大」事,甭管

王爺公是否真的一直庇佑我,卻一一實現了。人是不能忘本的,我了然於

這層道理。

 

拜神是村人精神的寄託,也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尤其在封閉的農業社會中,家中有無法解決的事,面臨前程考驗時,請示王爺公,祈求庇護,許願還願都在此進行。只要生活平安,事業順遂感謝祂的庇佑,不論時空如何移轉,那種感動與感激始終存在作者心中。

信仰中神明的法力是無邊的,如何與神明溝通,擲筊是最普遍的方式,不需借助靈媒。只要有異於常情的事物,都可能被解釋為神蹟顯靈,在〈擲杯筊騎起來〉中寫到王爺公廟拆掉一年後,因村人無法達成共識,以致遲遲無法動工,有人擲杯筊,沒想到杯筊立了起來,作者說:

我知道「杯筊騎起來」對鄉下人來講是一件大事,說明了「神力無邊」,

也是吾村的榮耀,尤其一向參與廟事的父親更是歡喜。「食到這歲,終世

人都不嚜看著,講杯筊會騎起來。」……不久,廟的一些主事者都到齊了,

大家一致決定:晚上「關26公事」(問神事宜),聽王爺公有什麼話要吩咐。

 

在廟宇中不尋常的跡象,常被解釋為神明顯靈,為進一步了解神明指示,常需要藉助神明代信人乩童「問公事」,以了解神明意旨。在顯示神明法力中,直接獲得保平安的信物「香火袋」,在〈平安歲月〉中有對平安符的描寫:

平安符,俗稱香火仔,是以紅布縫成長方式的小袋子,內裝香灰,寫上某

某神之名,象徵神的化身,代表神力無遠弗屆,隨身攜帶或掛在胸前以保

佑自己平安。

 

在民智未開的農業社會,對神鬼之說信奉不渝,平安符是隨身的護身符,在〈香火仔〉一文,作者提到自己有大大小小的平安符,都是祖母祈求的,看出祖母對宗教有堅定的信仰,以及護孫的心情。

在那個物質匱乏、醫術不佳,生活倍極艱辛的年代,香火仔是保平安的信

物,鄉下人都這麼認為,信仰虔誠的阿嬤也不例外,也因此為了多求得香

火仔,只要有進香的機會她都樂於參與,只要有大廟可供朝拜她也不錯

過,每次敬神回來就要我雙腳靠攏站好,再在我頸部套上一個用紅絲線綁

好的香火仔,然後鄭重嚴肅地告訴我:「這是媽祖婆賜的要你緊大漢!」或者是「這是觀音佛祖賜的要你會讀冊!」我都行禮如儀,因為惟有接受才會博得阿嬤喜愛。

 

在鄉下人認為神明的神威無所不在,祂的信物也具有同樣的神力,香火仔是鄉間孩子身體上無法割捨的一部分。另一項與「擲筊」有關的傳統習俗,過年時重要的年俗活動――乞龜,作者在〈乞龜祈福〉中,先以一首即興詩來說明這項活動的方式:

元宵夜/阿嬤廟裡乞龜去/手中執著炷香來/默默祈福/一雙杯筊/在阿嬤手

中,心裡、口中/保佑――/阮老仔身體健康/阮子生理大賺錢/阮孫大漢會

讀冊/閣家平安事事順/ㄎㄜ―ㄎㄜ―ㄎㄜ―/聖杯―聖杯―聖杯―/今年

乞龜一隻五十斤/明年還龜一隻一百斤。

 

元宵節「乞龜還願」是許多廟宇的重頭戲,但隨著社會變遷這項習俗也逐漸式微,不只是年輕一輩的人興趣缺缺,而老年人大概也是因念舊的鄉土情懷吧!作者不禁懷念兒時乞龜的情形:

提起乞龜這項年俗活動是我童年生活中較深刻的一部份,如今記憶猶新!

記得當時每到元宵夜,晚飯尚未吃飽,就吵著阿嬤要到廟裡去乞龜,阿嬤

也不掃我們的興,飯吃完就帶我們去廟裡。往往到廟門口已是人潮洶湧,

大家都為乞龜而來,大人攜小孩,晚輩拉長輩,把廟裡擠得水洩不通。入

得廟裡,阿嬤先點香,給我們這些跟班的小孩一人三炷,很虔誠的拜過後,

才再拿起杯筊向王爺公神像面前拔杯乞龜,只見阿嬤口中唸唸有詞,通常

是乞求神明賜龜保佑家人平安順利的話,語畢拔盃,若得一陽一陰的聖

盃,則將龜背上插香,調轉龜頭朝向門外後即可攜回。假若兩陽即是笑盃,

兩陰是陰盃,這就表示未獲允許,必須再一次的對神明許願,如是直到獲

得聖盃為止。

 

乞得的「龜」是由麵食做成龜狀等神明信物,回家與家人分享,祈求闔家平安,隔年再加倍奉還廟方。在沒有零食年代,一小塊的麵龜,都可以讓小孩欣喜若狂,作者的奶奶也會盡力乞得麵龜供兒孫享用,作者回憶說雖不盡興卻回味無窮。現在幾乎流於形式與競賽的心理進行乞龜活動,作者呼籲宜摒除比賽的心理,讓乞龜活動這項台灣地方的習俗,也是傳統文化,有其繼續流傳的價值,不只是對信仰的尊重,也是對平安的感恩。

在民俗中,有一項「收驚」,在民智未開的年代,人們堅信人的魂魄一旦受的驚嚇,必須藉助外力「收驚」,使魂魄復還,在〈收驚〉一文中作者寫到自己的叔公是一個收驚先仔,但他的收驚咒後來失傳,自己的祖母也會簡略的收驚法,他們二人僅作服務的性質,自己的兒孫及鄰居有需要時,祖母會照應,文中寫到阿媽收驚的方法:

阿媽為小孩收驚,用小碗盛滿白米,取小兒所穿的衣服一件,將碗米包起,

點香禱告,禱畢燒金,然後將碗米不斷地在小兒的頭頂上晃動,同時唸「十

二生相收驚咒」:……。反覆唸二次,然後把包好的碗米往胸前和背後各

晃動三下,收驚的儀式才告完成

 

「收驚」的儀式,不一而足,但這項民俗在昔日社會很普遍,即使今日在作者的故鄉岡山仍存在,但已由過去的服務性質,變成一種行業,雖然這種信仰何時深入民間已不可考,隨著知識水準與醫術的發達雖然已較式微,但它曾經是我們生活中的一環。作者以一貫平實的作風,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寫下過往生活中的點滴,最後以醫學的角度分析,文末以母親的話做註解:「神的代誌眞歹講,你說有就有,你說沒有就有。信好信好嘛!」作者也寫到喪葬禮俗,在〈陋俗、電子花車〉中對傳統喪事的記錄:

有親人出殯,一定著素服奔喪,喪家請來一到三個師公(道士)作法事,外

加上小型八音隊:一、二支嗩吶、一付鈸、一個大鼓列導出山(出葬),生

活較好者,再請十來個穿著白衣褲組成的樂隊作前導……這種儀式或許有

點俗氣……還不致讓我們覺得有違「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」的原則。34

 

但對照〈大錘仔叔〉一文中寫到大錘仔叔出殯的場景:

大錘仔叔出殯的日期,決定在他死後的第十天。雖然守靈的日子裡常聽大

錘嬸一再重複的哭罵:「勞累咧—勞累,我歹命—我歹命,你這個膨肚短

命死仔好了了—」但喪葬事宜卻一點也不敢馬虎。鄉下人家有的習俗,大

錘仔嬸都一一照辦了,像樂隊、八音、開路關、五子哭墓等一應俱全,還

請來三個師公(道士)唸經二天一夜超度亡魂,熱熱鬧鬧的,感覺不出悲

悽的味道。

 

傳統的喪葬風俗應該是充滿哀戚肅穆的,但現在反而成了比熱鬧比場面的盛會,作者書寫這種場景應是諷刺社會改變,許多速食文化入侵,傳統喪禮走向綜藝化。

祭祖也是祀神的重要信仰,在〈神主牌〉中寫到先民對祖先的敬重與緬懷,祖先的忌辰時全家參與祭祀活動,但隨著時代變遷這項民俗已為現代人淡忘,作者藉由族中長輩的話:「上一代的人全是目不識丁,仍重視祖先的靈位,這代的人大都上過學,甚至有受過高等教育的,卻忘本,叫人怎能不痛心?!」作者書寫人們忌諱的喪禮、神主牌,無非是要喚醒大家在社會變遷追求現代化中不要忘了「飲水思源」、「慎終追遠」的道理。燒紙錢是道教信仰中重要的一環,但面對現今社會上有「輸人不輸陣」的心理下,認為越燒越旺所以也越燒越多,對這種金錢的浪費與污染空氣,作者很不以為然,所以他在〈燒紙錢的意思〉中說:「燒紙錢,若已成為風俗民情,亦無可厚非,但只要意思到,適可即可,否則就成為陋習一椿了。」

〈被遺忘的阿公店〉一文,記錄著岡山已流傳二百年之久的特殊節慶活動「籃筐會」:

「趕集」在岡山叫「籃筐會」,乃緣於它當時交易是以竹類竹藝品為主,

例如竹椅、竹梯、竹籠、竹籃、竹筐、扁擔、竹畚等農家用具;然而隨著

時代的變遷,其名銜雖沒變,但買賣的「內容」卻有了很大的變化。今日

的籃筐會已是百貨雜陳、五花八門,類似隨處可見的「夜市仔」。……

岡山的趕集日,每年固定三次,都有其特殊紀念意義,它們分別在農曆三

月廿三日(媽祖生日)、八月十四日(中秋節前夕)、以及九月十五日(義民

節生日)。每逢這三日,盛況空前,不僅岡山地區十多個鄉鎮參與盛會,

並有遠從屏東、臺南、嘉義前來共襄盛會,其熱鬧景況,比鄉下進香作醮

更有過之。

 

籃筐會是流傳已久的商業活動,隨著社會型態改變,現今活動時僅存少數傳統的農具及竹製品的攤位。已成為「夜市化」的「籃筐會」,曾有鎮民代表建議停止舉辦,而引起爭議不休,作者認為這是一項岡山子弟值得「驕傲」的民俗遺產,豈可輕言廢止,他說:

岡山的籃筐會至今已逾一百七十年以上,是具有濃厚鄉土色彩的民俗市集

活動,更是難得的文化資產,……不能純以商業的眼光視之,它不但表現

民俗活動的特色,更具有歷史紀念的價值,期盼它永遠流傳、延續下去。

 

本文是發表於1989 年,以此推算籃筐會應有二百年以上的歷史。生活型態改變,生活的內涵必然不同,具有歷史意義的鄉土活動,應有與時俱進的功能,在傳統中創新,讓重要的文化資產能永遠流傳。

 

先民在生活中有一些禁忌的事,例如在灶前不可以說不吉利的話,灶中不可放入字紙燃燒,藥不可放在灶頭上。在台灣風俗裏臘月二十四是送神日,元月初五接神日,這些都是對灶神的信仰。

在農業社會中,常用的打掃工具槺榔掃帚,也有相關的民俗傳說:

古早時,槺榔掃帚曾被皇帝封為「天地掃」,可驅邪避凶,用它來掃墓、

安胎神、送土神,連結婚喜慶時也都派上用場,而且阿嬤還特別強調掃帚

不能買單支,一定要買一對;柄上綁的繩索數量亦講究,九條是「掃官府」,

一般人家用它聽說會大富大貴;十條是「掃乞丐營」,絕對沒人會買,為

了保險起見,通常都綁十一條可以「自由掃」。由於多種用途,所以當時

交易熱絡,生意非常好。

 

蔡作者記錄槺榔掃帚在民俗中傳說,編法及用途都能鉅細靡遺介紹,對它的歷史與發展都有相當的著墨,作者認為槺榔掃帚這項傳統技藝,是重要的鄉土文化教材,不應該失傳。曾因它而發跡的「陳卿寮傳奇」能將這種鄉土文化延續下去,成為真正的「槺榔的故鄉」。作者對鄉土文化的傳承特別重視,除了表示對前人的感懷外,也是要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忘本。

風俗民情是群體生活共同體現的一部分,是文化記憶,不管科技如何進步,時代潮流如何推演,它都是生活的見證,是鄉土文化中重要的一頁。作者記錄了故鄉的風俗,在逐漸式微的風俗中,讓我們能興起懷古之思情。而當習俗已偏離原先常軌,提供我們有反思的力量。

 

〈本文參引-許惠美碩士論文/蔡文章散文研究〉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協和宮四駕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